~^o^~ ※105年11月6日最新消息:※ 106年度個人出席活動次數最新統計資料已公布,詳細內容請參閱下方貼文。 ~~*^_^*~~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98/08/16-夏季旅遊-南投埔里 (活動組主辦)

板橋市檜樂登山會98年第二次知性之旅

好消息!這回要去中台灣最美麗的山城南投/埔里,體驗很清涼的觀音瀑布及鯉魚潭風景區,園區佔地約19公頃/湖面佔17公頃的湖光山色讓位欣賞小西湖美景。並享用野宴(自備)。
涼夏好去處喔!邀約好友一起來擁抱大自然,歡迎攜伴同遊。
詳細內容請參閱活動DM。
本次活動地點之銀瀑、湖光、山色等美景,請連結至「檜樂豋山會活動剪影」瀏覽欣賞。(這些照片乃由先遣踏察人員實地拍攝)

檜樂登山會 會長張炳坤及全體幹部 敬邀
*特別提醒:為配合活動行程需要,捷運新埔站發車時間提前至6:40分,請參加之會員大家告訴大家,相互提醒,以免延誤出發時間。

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98/08/09-大屯自然公園/二子坪 (首席嚮導:邱俊夫)

大屯地區主要包括大屯自然公園、二子坪親水遊憩區、大屯群峰、面天山、向天山、菜公坑山等。大屯自然公園位於大屯山的西北方山腰,一○一甲縣道(百拉卡公路)旁,海拔高度約800公尺,以植生復舊所形成之自然公園,暖溫帶闊葉林和火山錐體最具特色。
本區域設有二個服務站:一為大屯服務站,一為二子坪簡易服務站。
大屯服務站
除動植物及昆蟲標本外,主要以陽明山早期人文活動藍染產業介紹為主題館,展示館雖小,然甚具巧思,尤其坐於館內大落地窗前向外望,湖水、山嵐、蒼松、天光,思幽谷之情懷。
二子坪簡易服務站(二子坪遊憩區)
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西側,為大屯主峰與二子山之間的火山凹地。
道路平坦、地勢寬廣開闊,中間有三個水池。由於地處大屯山的西側背風面,常有雲霧籠罩,景色秀麗,加上本區介於亞熱帶與暖溫帶之間,氣候溫和、林相複雜,植物種類繁多,邊緣以紅楠、黑松、楓香為主的林木,頗具蒼山深谷之幽境。亞喬木及灌木層則以臺灣山香圓、柃木、樹杞、黑星櫻(墨點櫻桃)、長梗紫麻、尖葉槭及台灣樹參為主,草本層多為姑婆芋、蘭崁曲蕊馬藍、台灣馬藍、蛇根草、黃花鼠尾草、水鴨腳秋海棠及各種蕨類。目前全區均植有杜鵑、山櫻、小葉赤楠、烏皮九芎,以及多種蝴蝶食草、蜜源植物,還有數十種水生植物,適合賞蝶、賞鳥、登山、健行、賞景、觀察植物等活動。
主要以提供視、肢障人士需求協助為主,由此進入二子坪無障礙步道前往二子坪親水遊憩區。二子坪步道全長1.7公里,坡度平緩蜿蜒而行,兩旁林蔭夾道,植物相豐富,是一條針對肢障者行動需求與輔助器材使用等特殊性而規劃設計之無障礙步道,使人人皆可擺脫身心之羈絆,一親山林之美。

98/08/02-玉稠湖山/芝山公園 (首席嚮導:蔡鳳英)


下竹林山又名大崙尾山,海拔421公尺立有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另428峰立有聯勤內埔三等三角點NO.440,北有中國文化大學,南稜連接拔子埔山,山勢平緩。玉稠湖山又名牛稠湖山,為下竹林山嶺下之小山丘,海拔184公尺立有台北市三角點NO.34。
芝山公園位於士林區東與北臨雨聲街,西與南瀕至誠路,後枕陽明山山麓,前府雙溪河河畔,遠眺台北盆地、淡水河、基隆河,北部山巒蜿蜒翠綠,盡收眼底。附近有外雙溪、士林夜市等遊憩據點,並可與北投及淡水名勝相連,實為台北都會北區邊緣之休閒樞紐。
芝山公園舊名『圓山仔』、『獨峙』、『芝蘭山』、『芝蘭堡』,今稱芝山岩,台灣光復後民國三十四年間開闢,面積約八公頃,海拔高度十至五十公尺之間,以孤立如島型之小山丘呈現於大屯山系末端,丘上怪石奇岩裸立,樹木蒼翠,山色蒼鬱,細緻追究小丘上之自然生態或歷史文化演變質量之豐富,足以令人嘖嘖稱奇。民國八十二年二月五日內政部鑑於芝山岩遺址係:
1、台灣考古史上最早發現的史前遺址,具考古學術研究意義。
2、多文化層遺址出土文物豐富,在台灣史前文化極具重要地位。故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國內首座二級文化史蹟公園。
園內幽靜秀美引人,雖無層巒之奇,卻也樹木鬱蔥如畫,炎夏鳥語蟬鳴,秋高氣爽,冬梅飄香,可謂風光優美和公園下市區中的人事嘈雜、空氣汙濁相比照,可說別有洞天。以下將略述園內具有特色之景點,探究這份思古惜懷。
『芝山』名稱普通流傳之原因-在台有信使後,『芝山』名稱普通流傳之原因-在台有信使後,福建漳州移民於清康熙年間,以後在淡北、士林一帶墾居,因該丘為樹木蒼鬱的獨立小山,正好與福建漳州境內的芝山形勢相當,或許基於思鄉情,士林一帶的福建漳州人便將此命名為芝山,且普遍流傳。

98/07/26-四獸山 (首席嚮導:周林益)


南港山系橫跨台北市南港區、松山區及信義區,向東南延伸至文山區仙跡岩附近,一般稱為南港山及四獸山;四獸山乃指虎山、豹山、獅山、象山等四山,其中虎山及象山較明顯,並舖設有虎山步道及象山步道,南港山系之主峰分別為九五峰(H375m)、南港山(H373m)及拇指山(H320m),九五峰為其中之最高峰,聽說有位將軍在山頂巨石旁過95歲生日而得名。北市建設局於南港山系設有約20個登山口,並舖設花崗石步道(雖然我們不是很喜歡它的堅硬,但很適合大眾,老少咸宜),身為台北市人,若未登四獸山總是缺少一點東西,台北是我的家,不彷以輕鬆自在的心情悠遊它,您將會發現台北的另一番自然風情。

98/07/19-雲森瀑布 (首席嚮導:李玉珍)


雲森瀑布位於三峽的熊空地區。「雲森」,給人一種「雲深不知處」的想像;「熊空」,則有深山荒僻的感覺。
雲森瀑布是「雲心」、「森山」瀑布的合稱;也有人將「雲心」、「森山」,再加「姊妹瀑布」,合稱之為「雲森三瀑」。這三座瀑布都位於中坑溪的上游。中坑溪是大豹溪的支流,大豹溪注入三峽溪,三峽溪匯入大漢溪,最後成為淡水河。 從登山口出發後,一路是平緩、寬闊的山路,有走古道的感覺。森林蒼鬱,走於其間,輕鬆而舒適。由於登山口高度約570公尺,而雲森瀑布高度約580公尺,落差只有10公尺而已。所以沿途幾乎沒有太多起伏路段,甚至還有下坡路可走。 前往雲森瀑布的山路,儼然如哈盆古道的濃縮版。這條山路竟然也擁有自然生態保留區那般迷人的森林風貌。
雲森瀑布之一的雲心瀑布自崖頂如水簾幕潑灑而下,高十餘公尺,分上下兩層,瀑布下沖成潭。溪谷多石,可坐躺。坐於溪石之上,涼意隨瀑水輕風拂面而來,瀑淙曼妙天籟之聲,不絕於耳。森山瀑布在雲心瀑布之上,面對著雲心瀑布比雲心瀑布小了許多,高約一、二層樓而已。瀑布下為深潭,無腹地,溪谷狹窄,只能站在上方俯瞰瀑布及潭水而已。瀑布之上為岩壁,無樹可長,便形成溪谷空隙,陽光自上斜射而下,照映瀑布,瀑布下方出現了彩虹光影。

98/07/12-烘爐地縱走大尖山 (首席嚮導:馮守和)


南山福德宮位於位於中和市南勢角烘爐地山麓,海拔約302公尺,創建於清乾隆20年(西元1736年),廟內供奉福德正神、關聖帝君等諸神。
福德宮源自漳州的移民呂德進由原鄉背負香火,來台拓墾南勢角時所建,當時呂德進便號召村民興建福德宮,祀奉土地公及土地婆,而現今的土地公及土地婆便是當時所雕鑄,至今已有二百餘年,而後為了再次擴建,便將乾隆年間建造的石造小廟,保留在正殿之後,形成「廟內有廟」的特殊景觀。
大尖山,海拔約276公尺,有一土地調查局設置的圖根點。大尖山的展望還不錯,可惜最佳視野角度剛好被高壓電塔的幾條電線繪遮住。
大尖山另有山徑可下慈聖宮,然後繞回登山口。下坡石階路,溼滑,得小心謹慎通過。這條下山的石階步道被稱為「朱財華紀念步道」,途中有一座朱財華紀念銅像。朱財華,浙江人,民國三十八年隨軍來台,六十九年遷居土城,他前後花了七年時間,整修這條登山步道,當地居民及山友為感念他的貢獻,在他去世之後,設立銅像以資紀念,土城市公所亦順應民情,將這段步道命名為「朱財華紀念步道」。步道長約五百五十公尺,入口有一小段已改鋪水泥,其餘約有八百石階,可想見當年朱財華先生就地取材,鋪造石階路的辛苦。從大尖山走這條步道返回登山口,約二十分鐘。

98/07/05-紗帽山 (首席嚮導:李秀珠)


位於七星山的西南方。 高度:海拔643m。為七星山的寄生火山,其岩層主要由角閃兩輝安山岩所組成,形態分類屬於鐘狀火山體。 山頂凹地為熔岩冷卻收縮所形成。
景觀特色: 1.紗帽山在大屯火山群中算是一座較奇特的山峰,高度只有643m,和背後大屯山、七星山等巨峰相較,顯得小巧玲瓏。2.因此區為水源區、保安林,保護較為嚴格而未遭濫墾之害,故植相完整,可供教學之用。.濃密的森林,呈現暗綠色的山容,較其他芒草坡地的顏 色要來的深。山形渾圓,遠眺像似古代官員的烏紗帽, 故名紗帽山。
紗帽古道,就是大家熟知的紗帽山步道,位於陽明山前山公園附近,登山口在紗帽路117之3號,長約兩公里。這條步道能否稱為「古道」?恐怕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紗帽山是一座獨立的山頭,無論從那個角度來看,都讓人猜不透,若為兩地交通往來,是否有必要開闢一條翻越紗帽山主峰的道路?先民開闢古道,若迫不得已,須翻山越嶺,則多選擇溪谷平緩路線,或者翻越地山巒之間的鞍部,很少會選擇越過一座山的最高點。若將古道定義為「昔日兩地交通往來的道路」,則紗帽古道算不算是一條古道,其實是不辯自明的。
紗帽山步道做為一條「古道」,其實可以找到一些文獻證據。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版「淡水廳誌」卷十三「古蹟考‧寺觀」就有提到紗帽山,有以下的描述: 「紗帽山:在大屯山界,孤高峭立,以形肖故名。上有碎石,如梅花花瓣,風來即動,俗呼風動石。石窩有若花心,蓄水斗許,汲乾後自滿。」這證明了紗帽山在一百三十幾年前,即是一處名勝地。這條古道,不是做為交通的功能,而是為了遊憩的目的。昔日的古道路徑,是否就是今天的步道呢?這已無從考據。不過現在的步道有經過一處道光年間的古墓,由此看來,兩者之間,明顯是有關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