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福德宮位於位於中和市南勢角烘爐地山麓,海拔約302公尺,創建於清乾隆20年(西元1736年),廟內供奉福德正神、關聖帝君等諸神。
福德宮源自漳州的移民呂德進由原鄉背負香火,來台拓墾南勢角時所建,當時呂德進便號召村民興建福德宮,祀奉土地公及土地婆,而現今的土地公及土地婆便是當時所雕鑄,至今已有二百餘年,而後為了再次擴建,便將乾隆年間建造的石造小廟,保留在正殿之後,形成「廟內有廟」的特殊景觀。
大尖山,海拔約276公尺,有一土地調查局設置的圖根點。大尖山的展望還不錯,可惜最佳視野角度剛好被高壓電塔的幾條電線繪遮住。
大尖山另有山徑可下慈聖宮,然後繞回登山口。下坡石階路,溼滑,得小心謹慎通過。這條下山的石階步道被稱為「朱財華紀念步道」,途中有一座朱財華紀念銅像。朱財華,浙江人,民國三十八年隨軍來台,六十九年遷居土城,他前後花了七年時間,整修這條登山步道,當地居民及山友為感念他的貢獻,在他去世之後,設立銅像以資紀念,土城市公所亦順應民情,將這段步道命名為「朱財華紀念步道」。步道長約五百五十公尺,入口有一小段已改鋪水泥,其餘約有八百石階,可想見當年朱財華先生就地取材,鋪造石階路的辛苦。從大尖山走這條步道返回登山口,約二十分鐘。
福德宮源自漳州的移民呂德進由原鄉背負香火,來台拓墾南勢角時所建,當時呂德進便號召村民興建福德宮,祀奉土地公及土地婆,而現今的土地公及土地婆便是當時所雕鑄,至今已有二百餘年,而後為了再次擴建,便將乾隆年間建造的石造小廟,保留在正殿之後,形成「廟內有廟」的特殊景觀。
大尖山,海拔約276公尺,有一土地調查局設置的圖根點。大尖山的展望還不錯,可惜最佳視野角度剛好被高壓電塔的幾條電線繪遮住。
大尖山另有山徑可下慈聖宮,然後繞回登山口。下坡石階路,溼滑,得小心謹慎通過。這條下山的石階步道被稱為「朱財華紀念步道」,途中有一座朱財華紀念銅像。朱財華,浙江人,民國三十八年隨軍來台,六十九年遷居土城,他前後花了七年時間,整修這條登山步道,當地居民及山友為感念他的貢獻,在他去世之後,設立銅像以資紀念,土城市公所亦順應民情,將這段步道命名為「朱財華紀念步道」。步道長約五百五十公尺,入口有一小段已改鋪水泥,其餘約有八百石階,可想見當年朱財華先生就地取材,鋪造石階路的辛苦。從大尖山走這條步道返回登山口,約二十分鐘。